date
icon
password
博客链接
Pin
Pin
Hide-in-Web
Hide-in-Web
网址
type
slug
tags
category
bottom
bottom
Hide-in-Config
Hide-in-Config
comment
status
summary
今天我看到了一个阻抗匹配相关的题,又去和 AI 斗智斗勇了一下,总算是明白了为什么要做阻抗匹配以及如何做阻抗匹配了,趁此机会总结一下。
为什么要做阻抗匹配?
当信号传输延时大于信号上升时间的 1/2 时,PCB 走线就必须看作是传输线,传输线有阻抗,需要进行阻抗匹配。
现在假设这样一个场景,如下图所示,有源端电阻 ,传输线电阻 ,负载端可以看作是高阻 ,现在源端发出了一个 3.3V 的阶跃信号到输出端。
notion image
阶跃信号经过电阻分压后,输出的电压为 ,信号经过较长的延时抵达负载端后,由于负载端为高阻抗,根据电磁波理论,当波从特性阻抗介质遇到更高阻抗介质时,会发生正的全反射。反射系数为 ,这个反射系数的公式我也推导不来,不过在过去的电磁波课程中看过类似的,它们应该是有关联的,感兴趣可以回忆下:反射系数与输入阻抗的关系
由于反射系数为 1,一个幅度同样为+2.75V的反射波被产生,并叠加在当前的2.75V上。这使得负载端的电压瞬间跳变到 2.75V + 2.75V = 5.5V(一个严重的过冲)。在抵达源端时,同样有一个反射系数 ,此时会产生一个二次反射电压 传向负载端,然后负载端又反射回源端,这样就出现了振铃现象:
notion image
 
如何做阻抗匹配?
阻抗匹配有两种方式,一种是源端匹配,一种是负载端匹配。
负载端匹配:
既然负载端阻抗比较高,容易产生全反射,那么就让负载端的阻抗与传输线阻抗匹配,在负载端并联一个 50Ω 的电阻 ,这样,反射系数就变为 ,相当于所有能量都被这 50 Ω 电阻吸收,就不会有反射波形成了。
但源端匹配的缺点是直流功耗大,当持续有直流电流流过传输线时,
源端匹配:
既然反射回来的波无法避免,那么可以在源端考虑避免二次反射的产生。在源端串联一个电阻 ,使得源端电阻 ,这样当 3.3V 的阶跃信号输出时,,这样,反射波也为 +1.65V,与输出电压相互叠加,反射回源端的电压就是 3.3V。
而由于源端的反射系数为 ,因此不会有二次反射发生。
戴维南端接匹配:
notion image
戴维南端接匹配的电路图大概长上面这样,在接收端构建一个分压电路,从传输线往接收端看,根据戴维南定理,等效电阻为 ,等效电压为
为了实现阻抗匹配,必须保证等效电阻
戴维南端接匹配的优点是能够提供一个直流偏置(暂时不知道有啥用),但缺点是会有更高的直流功耗。
🌟
在实际的应用中,由于源端匹配功耗低,且较为简单,因此常使用源端匹配,但如果一条传输线上有多个负载,那么就需要使用负载端匹配了。
 
 
 
如果本篇内容对你有用,能否『请我吃根棒棒糖🍭 』🤠…
 
 
Loading...